肠道梭菌获得鉴定,菌群移植,有望成为新的减肥方法

关你健康 05:39

夏天,是检验减肥效果的季节,您有没有为着装而烦恼?是不是在痛苦地思考,为何用尽各种办法,都控制不住自己的体重呢?到底有没有解决肥胖问题的可能?别急,别上火,有科学,一切都有可能。最新1期的《科学》杂志,发表了实锤论文,为减肥探出了新思路。咱们现在就来解读。

QJ6389561579.jpg

这项重磅研究,是由美国犹他大学的团队进行的,研究人员鉴定出了1 种叫梭菌的肠道细菌,这种肠道微生物组中的有益细菌,可以防止小鼠发胖,而且同样能控制人的体重。

QJ6686697013.jpg

研究发现,健康小鼠肠道内存在大量的梭菌,但是,当小鼠年龄增长或是免疫系统受到破坏时,梭菌就会丢失。这时,就算是喂食健康饲料,小鼠仍然会变得肥胖。不过,当梭菌回到小鼠体内后,小鼠就能保持正常的体重。这证明,梭菌在控制哺乳动物的体重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QJ6735039072.jpg

研究人员发现,梭菌控制体重的机制,是通过阻断肠道对脂肪的吸收来实现的。经过试验处理,先使梭菌成为小鼠肠道中的唯一活菌,这时,小鼠体重降低,脂肪更少,调节脂肪酸摄取的CD36基因表达处在较低水平。这说明,由梭菌产生的分子,在阻止肠道吸收脂肪中起着关键作用。下一步的研究,就是分离这类分子,并深入了解其工作方式。

QJ6873628702.jpg

肠道菌群与肥胖的关系,近年来受到学界的很多关注。2013年时,法国与丹麦的学者联合,采用定量宏基因组学的方法,对292位丹麦人进行肠道菌群分析。如果发现,这些人的肠道微生物基因的丰富程度有着差异。那些低微生物丰富度的个体,往往携带更多的促炎症细菌,而高丰度的个体,则携带更多的抗炎症细菌。低丰度的群体,有更明显的体重增加。在研究中,学者们发现了8种具有潜在抑制体重增长的细菌。

QJ6945544235.jpg

在2014年发表在《细胞》杂志的论文指出,有1个更常见于瘦人的肠道菌,具有高度遗传性,将这种菌移植到小鼠肠道,可以起到控制小鼠体重增加的作用。这项由英美科学家联合进行的研究,对取自416对双胞胎的超过1000份粪便样本进行了基因测序,结果证明,遗传因素对肠道菌种类的影响,要大于环境因素。也就是说,先天具有或缺少某种关键肠道菌,直接决定某人会不会发胖。

QJ8179990000.jpg

咱们这儿的学者,也没有闲着。上海的学者曾在2017年经研究,揭示了咱同胞中的肥胖者的肠道菌群组成,发现了一系列丰度显著异于正常人群的肠道共生菌,同时发现多形拟杆菌,可增加脂肪细胞的分解及脂肪酸的氧化,从而降低脂肪堆积,达到减重效果。这些研究都表明,只要找到起关键作用的肠道菌,就可以通过粪便移植,彻底解决肥胖问题。到专科门诊,来几两,等着看效果,这样的减肥大法相信不久就会有的。胖友们,再挺挺,希望就要来啦。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关注。拒绝未经许可的一切形式的盗用、盗链及转载,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

免责声明 : 本平台发布的此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