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输掉上甘岭战役? 美团长: 志愿军一个团9000多人, 谁能打赢?

孙雪平聊农业 15:41

1952年10月14日,美军出动重兵在飞机、坦克和大炮的掩护下,向我军发起猛攻,上甘岭战役正式打响。战前,美第8集团军司令官范弗里特曾豪言只需6天就可以拿下上甘岭,并预计会有200人左右的伤亡。但战役的进程却大大超出了范弗里特的预料,上甘岭战役足足打了43天,美韩联军付出了25000多人的伤亡,却以失利收场。

那么美军为何会输掉上甘岭战役呢?是他们的火力不够猛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整个战役期间,美军共向我军阵地倾泻了190万炮弹和5000枚航弹,火力强度超过了二战最高水平,猛烈的炮火将上甘岭炸成了光秃秃的山丘,山头都被削低了两米!那么是美军投入的兵力不够吗?答案也是否定的,上甘岭战役期间,美军先后投入了6万多兵力,而我军投入的总兵力才只有4万多人。

火力比我军猛,兵力比我军多,美军为何还是失败了呢?答案其实就是4个字:钢多气少。美军对火力的依赖程度远远超出了志愿军,没有飞机和大炮就不会打仗,朝鲜战争中美军为何会患上夜战恐惧症?就是因为夜里无法召唤飞机助战,而近战和白刃战美军又远不是志愿军的对手。和美军相反,志愿军为了保家卫国,斗志昂扬。整个上甘岭战役期间,我军涌现出了以特等英雄黄继光为代表的三等功以上各级战斗英雄共12347人,占15军总人数的27.5%,这在美军看来是不可想象的。

但美国人却认识不到这一点,在他们看来,自己之所以会输掉上甘岭战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志愿军使用了“人海战术”,美国人之所以会有这种看法,主要就是受了劳埃德.摩西的影响。上甘岭战役期间,摩西是美7师31团的团长,战役期间曾多次率部和我军交手。战后,摩西在自己的回忆录《不惜代价》中披露了这段经历,他说美军之所以会输掉上甘岭战役,是因为志愿军一个团的兵力就有9000多人,在这种情况下,换谁也打不赢。

摩西在自己的书中是这样写的“我们的两个营(1营和3营)与敌45师135团打了一整天,他们炮火与我们相当,所占地形又易于防守。按照陆军作战教义,要想进攻战胜敌人,兵力与炮火应与敌呈3:1的比例,而我们兵力连与敌人相当都做不到。根据我所看到的,敌人数量远远超过我们,敌我至少是4:1”当时美第31团总兵力为3537人,按此推算的话两个营大概在2400人左右。135团的兵力如果是敌人4倍的话,则兵力应该为9600人左右。这就是美国人眼中志愿军使用了“人海战术”的由来。但实际上,15军全军还不足5万人,一个团又怎么可能有9600人呢?摩西为美军输掉上甘岭战役所找的这个理由实在可笑!

免责声明 : 本平台发布的此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