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患上胃癌的人是越来越多,而且这些患者大多数都走向了死亡,有数据显示,中国14亿人口中,肠胃病患者就有1.3亿,消化性溃疡发病率10%,慢性胃炎发病率30%,是全世界当之无愧的“胃病大国”。此外,我国也是胃癌的高发区,每年新发现40万胃癌患者,占世界胃癌发病人数的42%。

一、为何胃癌患者为何越来越多?
谈到胃癌,很多人都言之色变,胃癌是危害现代人健康最常见的一种癌症,也是威胁现代人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导致胃癌出现的原因,日常生活中不能及时的做好预防!那么究竟有哪些生活方式会逐渐导致胃癌的出现呢?
1、三餐不定:

胃是一个习惯遵守''时间表''的器官,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存在生理性的高峰和低谷,以便于及时消化食物。胃酸和胃蛋白酶如果没有食物中和,就会消化胃黏膜本身,对胃黏膜造成损害。饥一顿,饱一顿,经常不吃早餐,有时又暴饮暴食,加之开夜车、生活无规律,让胃癌发病有了''良好''的土壤。有调查显示,经常三餐不定时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1.3倍。
2、喜食烟熏食物:

腌肉、熏鱼等加工肉类制品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极易形成亚硝酰胺,在胃中直接诱发肿瘤,这也是沿海地区胃癌高发,及日本人胃癌发病率高的原因。瑞典科学家发现,每天摄入加工肉类制品的量每增加30克,患胃癌的几率就提高15%—38%。
3、吃得太烫可致癌:

人体的消化道黏膜非常娇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过这个温度,黏膜就会被烫伤。像刚沏好的茶水,温度可达80—90℃,很容易烫伤消化道。如果经常吃过烫的食物,黏膜损伤尚未修复又受到烫伤,反复地烫伤、修复,会引起黏膜质的变化,进一步发展变成癌症。
4、经常聚餐:

中国人喜欢热闹,朋友聚会,难免少不了一起吃个饭,但是,这样很容易增加细菌和病毒的传播几率,幽门螺旋杆菌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会加速胃癌的形成。
二、胃癌早期信号有哪些?
1、上腹部疼痛:

早期胃癌的疼痛无定时,或表现为持续隐痛,而不像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那样有较明显的饭后痛或饭前痛的特点。若病人原来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其疼痛的规律性可以突然改变,且原治疗溃疡病有效的药物突然变得无效或效果明显降低。
2、食欲减退:
早期胃癌往往是突然性地表现为食欲不振和厌油腻。这要与肝炎相区别。肝炎常有转氨酶升高以及发烧乏力、尿黄呈浓茶色、黄疸等全身症状。
3、恶心、嗳气、反酸及呕吐:

胃癌病灶位于胃出口处的幽门部时,恶心最明显。若胃出口被完全堵塞,就会嗳出一种酸臭或蛋臭的气味,或出现呕吐,呕吐物多为宿食和胃液。
5、急剧消瘦及严重贫血:
癌症是一种消耗性疾病,而且胃癌可引起病人消化吸收不良和消化道出血,从而更加重了消瘦和贫血。